这位学生反应之敏捷,对仗之工整,表意之准确得体,都是令人称奇的。
有些茶楼、酒肆、理发店的趣联也是很有意思的。如茶楼的:
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尔我;两头是路,吃一盏各奔东西。
酒肆的:
沽酒客来风亦醉,卖花人去跃还青。
入座三杯醉者也,出门一拱歪之乎。
贾岛醉眠非假倒,刘伶豪饮不留零。
理发店的:
到来尽是弹冠客,此去应无搔首人。
虽然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
这类趣联的文学技巧恐怕非常人所能做的。
连数字类型的打油诗在我国民间口头文学中也是十分盛行不衰的。如讽刺少数公务员不正之风的:
打牌一宿两宿不睡,
跳舞三步四步都会,
出国五趟六趟不累,
喝酒七两八两不醉。
一等公民是公仆,游山玩水享清福;
二等公民搞单干,一年捞个几十万;
三等公民搞承包,吃喝嫖赌全报销;
四等公民是演员,扭扭屁股赚大钱;
五等公民大盖帽,吃完原告吃被告;
六等公民手术刀,割开肚皮要红包;
七等公民是记者,拿足礼品瞎胡写;
八等公民搞宣传,隔三岔五解个馋;
九等公民是教授,光吃豆腐不吃肉;
十等公民老百姓,学习雷锋干革命。
这种幽默法所显示出来的效果,就不单单是一笑可以了之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