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匿笑,是因为赵秉忠的“面糊”不但一下子把诗格俗了下来,而且还暗中讥讽了青州府官的昏聩无能。
谈到下雪,唐时打油诗祖宗张打油的成名作不可不提。他是这样描写雪景的:
“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打油诗是诗诮法的能手,因为它俗,所以易懂,受众广泛。它又没有正诗那么多条条款款约束,所以做起来也不用顾忌太多。凭心而论,打油诗也是挺含艺术性的。《竖瓠集》中有一则《黑妓》:
明末,名妓李三,以姿容词曲擅名,而色甚黑,善一广陵富贾,亦以黑著。郭丸封调《黄莺儿》嘲之曰:“水黑李三娘,黑旋风姊妹行。张飞昔日同鸳帐。才别霸王,又接周仓,钟馗也在门前闯。尉迟帮,温将军卖俏,勾搭了灶君王。”又嘲黑妇云:“黑有几般黑,惟君黑得全。熟藕为双臂,烧梨作两拳,泪流如墨汁,屁放似窑烟。夜眠漆凳上,秋水共长天。”
撇开嘲弄妇女之举不可取外,这种床上安床屋下架屋的比喻技法却是幽默值得借鉴的。传统相声《卖布头》吹嘘黑布多么黑,白布多少白,用的就是这种技法。
明清时对联盛行,也为我们留下了众多佳作。清代梁章钜《楹联丛话》中有一则讽刺药铺掌柜买官的对联:
陈见三,苏州人。卖药邗上,以此起家。开有青芝堂药铺,为扬州第一家,买邓侍郎休园为别业,捐同知衔。每遇喜庆宴会,辄著天青褂、五品补服,居然以缙绅自命。有轻薄子制一联赠之去:“五品天青褂,六味地黄丸。”
这是无情对的妙用。《池北偶谈》中也有一个别致的姓名对:
李空同督学江西,有一生姓名偶同。李出句云:“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生应声云:“费无忌,长孙无忌,公无忌,我亦无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