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2017 报名 讲座
楼主: 玉阶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焦点:远足巴黎艺术采风之旅——缅甸写生专辑

[复制链接]

15

主题

8330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906
81#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2:44:00 | 只看该作者

乡村的孩童相当可爱,他们有阳光一样的笑容,纯真而随和,给他们照相都很配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8330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906
82#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2:47:00 | 只看该作者

乡村风貌,放眼望去,宁静祥和,可是深入进去,便感受到他们的清苦,他们不容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8330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906
83#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2:49:00 | 只看该作者

吊脚楼

——缅甸手记之二

我看见阳光饱满的从树梢落下

砸在芦苇编织的墙上

仿佛有一种炸裂般地叩问

陷落进牛车深深的澈印

门窗迎接南来北往的风

几代人的呼吸重重叠叠

像今天的灰尘覆盖祖母时代的灰尘

硬板床上辗转的目光

不经意地扫向墙头花花绿绿的明星照片

集体的无意识,在审美之外

饥渴的后面淡薄着饮食男女

农事之外的话语

没有欢喜,没有忧伤

犬齿交错的茅草屋檐与落日平行

光线自残缺的孔隙中狼奔豕突

明亮的下面是晦暗,这晦暗

像炊烟熏黑的油渍一样延伸

凝滞迟缓,投下铅一般的重量

当我们拿着相机,背着画夹

经过光明与阴影同在的一个个院落

衣襟上都会沾上这样的晦暗

它有我们江南苔藓一样的细微

秦砖汉瓦的灰白和街巷青石的冰凉

刹那间,我们中许多人正在认为

吊脚楼的夜晚,月亮总是顺着筛子一样的漏洞

潮汐似地蜂拥而入。最先打湿的是光滑油亮的凉席

然后将一个个赤裸裸的睡梦淹没

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次第曝光

窗外,穿堂而过的晚风,摇落森森细细的斑驳

像明清的铜钱。不知被谁无意间捡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8330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906
84#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2:52:00 | 只看该作者

在历史与现实之间

——庐山西海国际艺术学院远足巴黎艺术采风知缅甸写生报道之四

(梅曙平 报道)323日上午,庐山西海国际艺术学院远足巴黎艺术写生采风团一行,在缅甸的古老城市蒲甘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写生,这是一群艺术人与一个陌生的异国城市面对面的对话。

清晨,大家早早就起了床,吃过旅馆提供的早餐,首先游览了蒲甘的古迹。蒲甘被人们称为万塔之城,沿途大大小小的古塔有几千座,据了解这些古塔都是为了礼拜佛祖而建造的,在缅甸有80%人信奉佛教。历史上每一位皇帝登基,都要建造佛塔来纪念,由此在民间也兴起了修建佛塔的风俗,一些大户人家遇上庆典,也纷纷建造佛塔敬佛,就是一些比较贫困的百姓,也省吃减用,积攒家资修建佛塔,日积月累也就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塔林。

大家首先来到位于伊落瓦底江边上的罗卡南达塔,据说这座塔里安放有佛祖的舍利。金光闪闪的佛塔高耸在日夜奔流的大江旁边,接引四面八方虔诚的目光,前来拜佛的人抬头望见佛塔的巍峨,目光顺着塔尖一直融化到蓝天里去。此情此景就是远方来的客人也会风动心也动。大家纷纷要求在佛塔下照相留念,他们认为这张照片最能代表缅甸风情,因而我也很用心地为大家服务,我不愿因为我的怠慢给留念的美好留下遗憾。问题是别人都留下美好的记忆,我自己确实做木匠的没凳子坐,做鞋匠的没鞋穿,没有留下一张像样的照片。接下来,大家又来到达马亚沙卡古塔群落。登上达马亚沙卡古塔,放眼远望,在广袤的平原上,佛塔林立,每座古塔都有自己的历史,都有自己的渊源。红砖砌筑的佛塔,在素面朝天黄土原野上,是那样庄严,似乎有一种神秘得氛围洋溢在这人烟稀少的野地之中,让没一个走进它的人,心里猛然一紧,就是不信佛的人,也不愿胡乱说话,因为这也是对异域文化的一种敬重,至于是否多少也有些敬畏心理,就不得而知,也许像孔子所说的那样:敬神如神在吧!古塔林在空寂无涯的原野上,肃立的是一种穿越时空的信仰。

依然是在塔林里穿行,大家来到了蒲甘体积最大的塔——大玛洋基古塔。据导游杨女士介绍,这是缅甸第四代皇帝建造。时间大约是在十一世纪至十三世纪之间。走过大玛洋基古塔,大家惊讶地进入了蒲甘最高的古塔——达并娅塔。据说是缅甸第三代皇帝所建。在这个广袤的土地上,佛塔原本有4000多座,因为千年的征战,佛塔遭到了毁坏,现在还剩下2300多座。当地老人说:蒲甘地处枢纽,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因而战事频繁,在战争中佛塔有时也要成为统治者权利的牺牲品,有意思的是,那些在战争中毁坏过佛塔的将军,在获取政权后,同样会信奉佛教,并且让他的臣民虔诚。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缅甸时间12点多,大家集中到一家祖籍是湖南衡阳人开的餐馆,饱吃了一顿好饭菜。下午立马投入地进行写生,艺术人的骨子里总忘不了此行的目的是写生采风,不是游山玩水,所以一天不画几张画就感觉心里不踏实。下午写生的地方是一个很有当地特点的村庄,导游告诉大家叫明南渡村。这座村庄无疑是一座摇篮,是缅甸农民祖祖辈辈居住的世袭领地。可以让人唏嘘的是,时代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可以这座村庄依然是那样古朴原始。一条黄泥小路把我们接进村子中心,放眼四下观瞧,村民的房子都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几根木桩支撑起一间家徒四壁的小蜗居,墙壁都是芦苇之类的席子制造,房里仅有12张床,傍边的灶房就更是让人心情有些沉重,家家都是挖一个小小土坑,码几块砖做灶,碗柜又旧又脏,伙食就是简单的像敷衍了事般炒几个青菜。这是普遍的现象,一些家庭稍微殷实点的,房子只是大些、干净些,但模样是一般地出落。村口就是一家用牛磨花生油的家庭,牛被蒙住眼睛,在大人、小孩的鞭策下,一天不知要围着磨坊转多少圈,这家人还开了一家小买部,卖点很简单的物件。村里还有一家是织布的,家里有一架像我国宋代黄道婆发明的那种织布机,走进院落,正巧遇上一位老人在用纺车纺线,龚玉老师一下就有了兴趣,她铺开画架就开始画了起来。画完画,龚玉老师看见那些手工制作的围裙、短袖上衣很有特色,布料有麻纱和蚕丝,价钱也地道,一件只要9美元,龚玉老师当场便买了几件。

村里人看见一下子来了这么多艺术人,也感到很新奇。村民厚道热情,看见画家没带凳子就主动拿出凳子,画家要喝茶或者往杯子里加开水,自然也是有求必应。我们为他们照相,虽然有些妇女有些修社,可是总得说来倒也落落大方,无论大人小孩只要照相大多都会憨厚的微笑着配合你,我们照完后也会因为同情和感动给他们200500或者1000元消费,1000元币你也许觉得我们大方,如果折算成人民币大约也只有8元钱左右,可是这1000元给乡亲带来的满足,我们从那感激的目光和发自内心的微笑里可以感受的到,在这样的村庄,与这样的村民相处,大家内心都充满了温润。

缅甸的村庄里可以说是鸡犬之声相闻,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可爱的孩子们,他们都像是阳光包装出来的,温和可爱,明澈的眼睛、纯朴的笑容,让人打心眼里喜欢他们。村里家家都有牛车,这是他们必不可少的运输工具,那牛不仅高大威猛,而且浑身洁白,性格也是如同村民一般的温顺。在村子里写生,如果不是火辣辣的阳光让大家热不可耐,我想大家是宁静而满足的,因为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一种难得的纯真和善良,感受到田园牧歌一样的宁静祥和,我想这与艺术的本真是契合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8330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906
85#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2:55:00 | 只看该作者

采风团在缅甸乡村写生,浓郁的风情让大家创作的欲望很浓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8330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906
86#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2:56:00 | 只看该作者

湖南大学博士生导师、著名水彩画家陈飞虎在缅甸乡村写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8330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906
87#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2:58:00 | 只看该作者

陈飞虎老师笔下的缅甸乡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8330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906
88#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2:59:00 | 只看该作者

著名水彩画家平龙在缅甸乡村写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8330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906
89#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3:00:00 | 只看该作者

平龙老师笔下的缅甸乡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8330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906
90#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3:03:00 | 只看该作者

浓郁的蒲甘乡村风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792-8586998

总统家客服热线
周一至周日:08:00-22:00

总统家微信

©2014  九江总统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赣ICP备17005700号-1 )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总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