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8330
3万
论坛元老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6-8 14:38 上传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6-8 14:38 上传
在视觉功能上,艺术家主张现场抵达,虽然辛苦,但是亲眼凝视哪些大地上的图像,观察它的结构,观察它在
阳光下的阴影,高高低低地展示给你的,是一种艺术的力量。
使用道具 举报
余工手绘日记——残井的深处是岁月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6-14 17:58 上传
2011-6-14 17:58 上传
随着居住条件的第一要义得到满足,人们开始重建人与自然、与城市、与建筑、与空间之间联系的努力,空间设计的艺术化,不再是一向高高在上的象牙塔里的艺术,而是更为贴近日常生活的大众化了的艺术,从而使建筑与艺术空间与艺术达到了审美与使用功能更完美的结合。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6-14 18:05 上传
2011-6-14 18:05 上传
我们在路上,游牧在艺术的王国
路边的波斯菊散发着谈谈的清香
脚步走过的地方,就种下了一粒种子
此刻,老屋门前的那棵树正在发芽
阳光下,爆青的心思,层层叠叠
每一片树叶其实都很重要
秋天它们落下,再也寻不到踪迹
但是它们依然重要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6-14 18:13 上传
2011-6-14 18:13 上传
建筑每一块砖都有手指的纹路
那是年代的密码,在整体的挤压下
那劳动的指纹没有变形
它们比蛛网还要坚韧,比年轮还要隐秘
是的,建筑的每一道工序都有着秘密
如同泥土在火中的坚硬,如同水泥在水里的坚固
一些东西相遇了,就不会什么也没有发生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6-14 18:21 上传
2011-6-14 18:21 上传
那天我们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
我们看见了很多东西
只有这座建筑在我眼里定格
如是,我心手相连
我用自己的手艺描摹它
就像为一个久违的老伙计画一幅肖像
4
2490
1万
粤企汶川山区建学校(图)
2011-06-03 14:18:03
羊城晚报讯 通讯员梅曙平摄影报道:6月1日,对于四川汶川布瓦村寨的乡亲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由广东企业家、江西美术专修学院负责人余静赣发起,十方建筑、广东华浔品位装饰出资百万元,为灾区兴建的布瓦十方启蒙学堂,并举行了揭牌与移交仪式.布瓦村寨地处海拔2000多米的高原上,山里的孩子要坐接近一个小时的汽车到山下汶川县城上学,遇上雨雪天气,山路陡滑,孩子就无法上学。布瓦十方启蒙学堂建成后,解决了孩子上学难的问题。
余工手绘日记——上海印象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6-19 17:56 上传
2011-6-19 17:56 上传
建筑是历史的纪念碑,建筑美不是历史的点缀,而是历史的概括。是一段时间的归结,是地域风情的演义,
是后人眼里的一个感叹号与问号。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6-19 18:00 上传
2011-6-19 18:00 上传
建筑是一座矿脉,不是孤立的对象,就像一片绵延的群山,走进去,花在开,春和景明,从粗朴到风雅,
从单纯到繁华,居住的地方演绎浓郁的智慧,这是必要的步点,没有一个个跨越,就缺少穿透历史的力
量,每一座建筑存在与流传都有它的道理。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6-19 18:28 上传
2011-6-19 18:28 上传
建筑是背景性的大记忆,里面有很多东西隐藏。挖掘是必要的,这不是复古,更不是倒退,是文化的延续
与寻根,是观古鉴今的继承与发扬,因而,钢笔建筑是记录,是临摹中的思考,是审美愉悦中的沉淀。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