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2017 报名 讲座
查看: 4150|回复: 4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柬埔寨写生十天行》~~岑志强

[复制链接]

2

主题

95

帖子

160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0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7-1 22:0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柬埔寨十天行》

200936我有幸与二十几位设计师、艺术家同行,赴柬埔寨考察写生。对柬埔寨的印象,我还是在孩提时代从电影新闻里的只字片言中了解,它是东南亚社会主义阵营中一员,仅存西哈努克亲王那虔诚的笑靥,是个多难的国度,近几年才恢复建设。此后的十天却让我想不到这个早在北宋前就对我大中华进贡称臣的南蛮潘属国,竟有如此连中原都自叹不如的辉煌文化。

200936晚我们到达柬埔寨首都金边

进入柬埔寨的第一眼却是满目苍凉、浑暗污浊的金边街道,熙熙攘攘看不到红、绿灯和警察,汽车、摩托车、人力车和人慢条斯理的走在各自“想”走的道上,行进缓慢,难怪第二天我们约定上午八点出发的大巴十点多尚未见到。(图1)我的第一顿饭就在这街边大排档吃的,虽有许多异域小吃却让我吃的不安,旁边站着许多衣衫褴褛的乞丐,以虔诚友好的微笑默默望着你,但从不向你伸手,让你不因她们的贫穷而为她们的虔诚也要自觉掏腰包,海关的工作人员以同样的“虔诚”让我拿出10元人民币。在柬埔寨小费是很平常的事情,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是一种礼节和交往,就像当年西哈努克亲王得到中国政府资援后有着同样的“虔诚”。

200937上午我们开始“浏览”金边

第一站金边“塔山”公园,一个公园式的寺庙,或者是一个寺庙式的公园,虔诚的信徒和闲暇的游客同在一方土奉佛、漫步,山坡上一群野猴子大大方方的向游客要着吃的,它们似乎比人更向这里的主人,猴子在柬埔寨的定位相当于印度的牛。

出了“佛”地我们又进了另一个“圣”地——皇宫,金边的皇宫是1848年建造的,象是个奢华的寺庙,整片金碧辉煌的建筑有着小乘佛教的装饰风格,(图4)皇宫目前仍有皇室成员居住,现任国王(西哈努克之子)每日中午还要在皇宫办公两个小时,此时我们也只好回避。(图5

我倒是对皇宫旁边的国家博物馆感兴趣,里面存放着许多昔日古高棉文物,大部分是石雕,佛头、仙女、雕梁花柱等,在我眼前展示了一幕幕古高棉的兴衰史,也象是读一本没头没尾的书,更有迷疑求解的神秘。这些文物原本是被盗卖到国外的,后因联合国某组织为了保护柬埔寨古文化遗产将其定为非卖品并收集归还的。我国颐和园的兽首在法国公开拍卖,竟不见什么组织站出来保护。

下午我们延着湄公河岸伴着夕阳徒步回酒店,河边纳凉的人群为湄公河增添不少景色,有全家一起带着晚饭出来纳凉的,有各种小吃叫卖者,有各国游客,有僧人、乞丐,有一群群光着油黑膀子踢藤球的年青人……河边邻街有许多殖民时期的柬、法合一的餐厅酒吧,绚丽的红色和的古高棉特有的浮雕,(图6)衬托着法式家具、餐具,伴随着就餐的外国旅客,在这烈日炎炎的夏日另有一番情调。曾经趾高气扬的西洋人的后裔,而今已平等的融入这片土地;可见文化、种族的差异并不影响它们的融合。(图2)(图3

磅同的棚酸纳村寨村口~~寨子里几乎全是女人和小孩,闲座着和戏闹着,男人们去“狩

猎”了吗;他们生活简朴,所幸的是上天赐于他们眷顾......


皇宫侧门附近两棵“大树”十分夺目,正午的阳光向绿色的大地铺撒着金色的盛装,


满目苍凉的金边街道,从尘土飞扬的气浪中让我领略了东南亚热带特有的“热情

金边寺庙旁的街道与“皇宫”不远,“宗教、权力、金钱”同等而立


金边寺庙后院殖民时期的法国建筑闲暇而幽静,出了后门却是凌乱不堪的杂货摊,可见“静”与“闹”只是一线之隔。


金边皇宫一整片金碧辉煌的建筑物让人目不暇接......



金边街边有很多类似这样殖民时期的柬、法合一的酒吧,绚丽红色的古高棉特有的浮雕衬托着法式家具、餐具,伴随着就餐的外国旅客,在这烈日炎炎的夏日另有一番情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5

帖子

160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06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7-1 22:23:00 | 只看该作者

200938我们租了一辆大巴向着“吴哥”所在的省“暹粒”出发

柬埔寨没有高速公路,三百多公里走了近一天,但这丝毫没减旅途中的兴趣,一路上的瓜果桑田、村寨城镇让我感觉的是一幕幕返璞归真的乡野,我们忍不住下车进入“磅同”附近的一个村寨——棚酸钠,(图7)寨子里几乎全是女人和小孩,闲座着和戏闹着,男人们去“狩猎”了吗;他们生活简朴,所幸的是上天赐于他们眷顾,一年只分两季“雨季”、“旱季”, 雨季耕种,旱季收获,收获时节也是他们尽情欢乐的时候,好一派自得其乐的世外乡野生活。他们对宗教的虔诚也带来了“社会”的稳定,儿童在成年前就进入寺庙当和尚受“教育”,成年后还俗下田耕耘养家,到50岁以后又再进寺庙安度晚年。寺庙的斋饭都是本寨大家共同承担的,真是一个“和谐”社会。

当天傍晚我们到了位于柬埔寨西北方向的暹粒市(距泰国较近),人口80万左右,是仅次于金边的大城市,原本不叫暹粒,后因抗征暹逻改名为暹粒(泰国),“暹粒”在高棉语意思是“平定暹逻”。我们住在一个很温馨的小宾馆,一进大厅就要脱鞋子,是种宗教风俗,各国游客也意愿入乡随俗,服务台的先生竟光着膀子为我们登记,大家反而感到亲切……暹粒是以旅游业为主的,消费和广州差不多,餐馆很多,柬、中、法、泰都有,装饰简朴实用,色彩绚丽很有特色。到了夜晚小商品市场非常热闹,琳琅满目的旅游纪念品是专供外国人消费的,可惜我们没更多的时间多看看…..

200939大家起的很早,迫不及待的驰向传说中的吴哥……

我们的大巴延沿着吴哥外围缓缓行驰,车内大家异常安静顾不上导游的滔滔言词,车窗外一座座错落有致的赤灰色殿宇、佛塔的残迹荒废在荒烟蔓草之间,散发着先人的气息尤为诡异,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孕藏了多少不为人知裔扑朔迷离的故事……(图12)(图13)毋庸置疑我们进入了古高棉“吴哥帝国”……

第一站“吴哥通城”,这是一座据寺庙、皇宫、皇陵为一体的正方形内城(皇城),四周环绕着宽而深的护城河,城墙四个方向设有五处能通行大象的高23米呈拱形塔状巨石城门,塔顶四面雕有以君王面容为原形的微笑佛像,基座雕有象鼻托着莲花……每座城门均有一座100米长的石桥,护栏为两条巨大“九头蛇神”石雕,分别由54尊代表善、恶的天神抱着;这以印度神话为背景格局威严开阔的入口,颇有并容海纳百川之气魄,让人产生巨大的心灵震撼,当年东南亚任何一国的使节进此城一定瞪目结舌。(照片6

从正南门进入内城迎面看到的是沉睡了四百年的“巴杨寺”神庙,这是“加亚华尔曼七世”在13世纪初征服“占婆”王朝(越南)后重建吴哥通城时的中心寺庙,也是古高棉从信奉印度教转换为佛教的寺庙。找不到一丝中国佛教建筑矫揉造作的影子,倒像是外星人摆放这里的不知名物体,走近才看清是一块块大小不一的砂岩石堆砌起来的石门、石柱、石廊、石塔和石雕。(图10)(图9)建筑格局分三层,一、二层为正方形,雕有许多反映神话、战争、平民生活场面的浮雕,有意思的是还看到当年宋朝援助大军与“加亚华尔曼七世”的军队并肩围歼“占婆”士兵的画面。三层为圆形,可看到尊尊佛塔,每尊佛塔四面都是以“加亚华尔曼七世”面容为原形的养目微笑佛面,古高棉君王以入世菩萨自居来行使神权而普度众生,也是沟通天堂与人间的纽带。我望着这沉寂而迷幻的笑靥似乎读懂些什么……“人事已了,佛缘已尽,天下大事莫过于我度众生”。(图8)我有感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扬名整个欧洲之时,“加亚华尔曼七世”已在九霄云外长笑了400……

“巴杨寺”正北方向是一片开阔平坦的大象阅兵台,试想当年君王检阅大象军队的场景应是何等的壮观,征服几乎整个中南半岛的进军号令可能就是从这里发出的……“大象阅兵台”正西方向可看见早于“巴杨寺”100多年的(11世纪中期)印度教寺庙“巴芳宫”,(照11 是著名的吴哥窟神庙的先声,通往寺庙主殿是一条长长的与阅兵台形成中轴线的石板桥,两边的水池早已干枯,到处碎石残壁,主殿也正在维修,很遗憾不能进去看看。

“巴芳宫”的北面是皇宫旧址,千年风尘掩埋了几乎整个皇宫,仅存下参天古树和倾颓的“天宫”,(图11)近似于古玛雅金字塔形状的天宫,原本覆有金箔,金光四射,所以又称为“金塔”。天宫是君王与神的官邸,君王在与后妃临幸前要与“九头蛇神”幻变的美女共眠,否则王朝将会断绝。天宫北侧设有男女游泳池,如今已是孩子们的嘻戏场所。

我对着“天宫”写生时背后有许多看热闹的孩子,唯独在我前方较远处一个面色赤紫眼神忧郁的七八岁女孩,漫不经心地斜视着我,嘴角哼着一曲歌谣,像是印度歌曲,又像寺庙里的念经的声音,更像一曲梦绕在林荫深处的重重殿宇之间的天籁之音。这是千百年流行的民谣?还是原本她就是皇宫遗留下来的后裔……

“吴哥通城”当年人口竟达100万,西方人还在黑暗的中世纪“挣扎”时,高棉人已在大兴土木建造都市,已是拥有几乎整个中南半岛版图的帝国了,后来他们渐渐衰颓,15世纪初被“暹辑”人(泰国)强虏,死尸遍野,瘟疫四起,被迫迁都金边。从此一蹶不振,成了荒凉的陵寝,沉睡了400年才又被人发现,至今柬埔寨人仍不愿意提起这段历史。


巴杨寺荒寂近千年的“佛面塔”正面带着微笑想对人们说点什么……“天下大事莫过于我度众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5

帖子

160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06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7-1 22:26:00 | 只看该作者

巴杨寺底层入口的拱形塔门,顶端是空的,一丝光照形成神秘的玄关,游人进入之前自觉仰拜,恐遭“不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5

帖子

160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06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7-1 22:52:00 | 只看该作者

漫步在巴杨寺巡廊仿佛从这精美的石雕缝隙里能听到昔日铿锵有力的雕刻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5

帖子

160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06
5#
 楼主| 发表于 2009-7-1 22:58:00 | 只看该作者

近似于古玛雅金字塔形状的千年“天宫”,原本覆有金箔,金光四射,所以又称为“金塔”,天宫是君王与神的官邸,君王在与后妃临幸前要与“九头蛇神”幻变的美女共眠,否则王朝将会断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5

帖子

160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06
6#
 楼主| 发表于 2009-7-1 23:00:00 | 只看该作者

未完成的印度教寺庙“塔高寺”气势威严,透着迷幻传奇的气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5

帖子

160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06
7#
 楼主| 发表于 2009-7-1 23:02:00 | 只看该作者

“变身塔”原意是来自印度教的“轮回”意思,是古高棉国王死后的陵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5

帖子

160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06
8#
 楼主| 发表于 2009-7-1 23:04:00 | 只看该作者

2009310我带着影片《古墓奇兵》中的一丝记忆,来到曾经掩没在苍翠荒野之中的“塔普伦寺”,(图14)这是“加亚华尔曼七世”当年送给母亲的礼物,同时兼有修道院和医院的用处,国王还常常在此举行盛大庆典活动;厚重而华丽的建筑、精美而妩媚的舞女浮雕,印证了当年歌舞升平的盛况;后遭“暹逻”劫难人去寺空,(图15)(图16)被森林吞噬达400年之久。我们今天看到的却是残垣断壁与盘根错节的古树缠绕一体的“塔普伦寺”,(照17)不知是不是应该让它们分开,还是让它们继续听从上天的旨意保护这人类共同的文明。

走出塔普伦寺我看到一群同命运的受难者,近代战争地雷受害者,他们席地而座用竹笛等乐器在述说和告诫人类相互的杀戮,也警示大家这茂林深处仍有尚未发现的地雷。

下午我们离开让人养目又让人心酸的“塔普伦寺”,来到古高棉诸多神庙中堪称钻石的“女王宫”(班特丝蕾),这座石英砂岩的谈红色群雕神庙的旷世巨作,是由国师亚那发拉哈(加亚华尔曼五世的老师)设计的印度教风格的神庙,用来祭祀湿婆神的;不知情的后人见她低矮又有许多仙女雕刻便取名为“女皇宫”。她精美绝伦的浮雕满是数不胜数的神话故事,飞天仙女和谈红细腻的花饰图案散发着无穷的魅力,让人沉迷不能自拔。(照20)千年的尘风遗留的残垣断壁却“召唤”了世界各地的游人的青睐,不朽的“亡灵”乘着烈日深深地“印”在这片炽热的土地。(图17

2009311我们继续出发,膜拜“吴哥窟”

吴哥窟是世界上最大的神庙,也是柬埔寨国家的象征,现在柬埔寨国旗上的图案就是取至于吴哥窟佛塔;(图18)吴哥窟是“苏利亚华尔曼二世”1113-1150年建造的印度教庙宇,也是为自己准备的陵墓,将天神比湿奴君王合而为一的产物。由当年的宰相“迪法卡拉伯迪”设计的,宗旨是以其为宇宙中心,高塔象征着须弥山,200米宽的护城河寓意海洋,体现了印度教仪的宇宙观;“吴哥通城”是君王居住的城池。“吴哥窟”也是君王祭拜的庙宇,更是神与君王在人间的心灵交流,是半人半神的标准。(图19

“吴哥窟”平面格局呈长方形,长约5.5公里,约210公顷,寺中的建筑庄严和谐,比例尺寸均匀,雄厚褐色砂岩建筑的细节精巧绝伦,尤其浮雕装饰更让人震撼,建筑基座雕有近万个莲花图案,更让人惊讶的是从平面转换到立体浮雕的雕刻技法从未见过;四通八达的巡廊上的石柱、石梁、石壁雕有印度神话和战争场面的浮雕;其中印度神话故事《乳海翻腾》最为感人,以长卷构图形式展开印度众天神为得到长生不老乳液翻腾了乳海千年的壮举,巧夺天工的工法和超凡脱俗的想象力让人的心绪随着乳海一起“翻腾”,难怪元朝大臣周达观当年到此称此为《鲁班墓》。(照21

吴哥窟寺庙中心建筑为正方形分三层,第三层在维修不开发,一个保安暗中向我收取了10美金偷偷带我上去,冲冲浏览一圈下来后保安又问我要不要上佛塔上面再加10元,我还看到其他保安也在向欧洲人谈价钱;此事原来不算什么,但是在这神圣的殿宇是否亵渎了神灵,千百年来吴哥窟寺多少价值连城的艺术品被盗卖,其当中柬埔寨人首当其冲,我试想吴哥先人在天之灵是否能看到这些不孝子孙。人制造出了的“神”是寄望对人的保佑,那“神”的安危人应该做些什么呢……

20093年月12日我们登上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洞里萨湖”的观光船,开始了新的旅程,

位于吴哥旧址附近的洞里萨湖是古高棉王朝兴衰尤关的命脉,她来自“喜马拉雅山”山脉的湄公河支流水域,对每年特有的“旱、雨”两季气候她取到了平衡的作用,是一个天然的调节水库,从远古的采集、渔、耕、狩猎时期到吴哥王朝鼎盛时代,上天都为这个民族生存提供了风调雨顺的眷顾,6000多年前这里就已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而今我们眼中的“洞里萨湖”景色已不像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书中描写的那样怡人,浑浊的水面与蔚蓝的晴空很不协调,红土岸边再看不到茂密的树林,扩大耕地的乱伐和近现代的战乱导致水土流失,出乎了我向往这片孕育了美丽传说的“圣地”的意外,我着实感到对大自然的珍惜古人比我们做的更好。

我们的观光船渐渐驰入洞里萨湖中心段,湖面也渐渐变成“黄色”的汪洋,一行行大小不一的木船屋座落在这茫茫的“黄水”之颠,(照24)这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船上的水上人家,(图20)连同鸡鸭猫狗一起生活在船上,船上的洗衣做饭的女人、乘凉的老人微笑的跟我们打着招呼,一群群半大的孩子在水里嘻戏,男人们顶着烈日忙着捕鱼……由远而近能看到许许多多水上餐厅、水上交易市场,游人的观光船和忙于运输的货船频繁穿梭,不远处我看到一叶轻舟迎着大船掀起的波浪急驰而来,让我意外的是摇浆的竟是个七、八岁月男孩,送三个同年龄孩子去上学,他娴熟的动作和镇定的表情想必在这片“江湖”上已行走多年了。

中午我们在一家水上餐厅停下来,也想尝尝这古老而传奇水域上的“湖鳗”,店老板很热情,这里每天肯定有很多游客,船上有许多纪念品出售;船顶有一面柬埔寨国旗是为了区别国籍的,原来洞里萨湖还一有十万之多无国籍的越南人在这里居住,他们都是战乱难民延着湄公河进入洞里萨湖定居的;他们互不干扰,共同拥有这片赖以生存的水域,也看得出柬埔寨是个包容的国度;人类本该如此不分异己、不分种族共同拥有。

十天左右的柬埔寨之旅虽然有一点匆忙,但却让我过目难忘,大唐盛世的阳刚之气包容了西域文化,并能让佛教在中华大地上滋养繁承,而高棉人对信仰的虔诚却能激发出超凡的智慧和无穷的毅力,为人类留下了不朽的艺术财富。不管是古高棉人因他们的宗教虔诚渐渐江河日下而感到遗憾,还是今天的柬埔寨人因肩上的忍辱负重而感到困惑,我坚信他们一定会在这片“圣土”上开出圣洁的花来。(图21)(图22

……岑志强 2009514于广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5

帖子

160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06
9#
 楼主| 发表于 2009-7-1 23:05:00 | 只看该作者

荒废沉寂了数百年的“塔普伦寺”如今已被森林鸟兽掩没盘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5

帖子

160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06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7-1 23:07:00 | 只看该作者

塔普伦寺满院散落的碎石恬静而悲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792-8586998

总统家客服热线
周一至周日:08:00-22:00

总统家微信

©2014  九江总统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赣ICP备17005700号-1 )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总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