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258
2万
论坛元老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30 22:54 上传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30 22:54 上传
使用道具 举报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30 22:55 上传
2014-1-30 22:55 上传
今夕是除夕,快乐又如意。饺子最醇香,美酒更芬芳。佳肴数不尽,欢畅一家亲。举杯情切切,
相约来守夜。合乐笑盈盈,谈话到天明。除夕快乐!
除夕团圆饭到此结束,稍后将一起欣赏中央电视春节联欢晚会!
249
2720
超级版主
名师创意课程:装饰盘置放设计——余工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31 16:09 上传
2014-1-31 16:09 上传
年味是怎样的张友苏
春节,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很神圣的,在一年十几个节中是最隆重的,如春节晚会得准备大半年,一般家庭为了过好春节也得准备十天半个月。无论是从时令的角度,还是从农闲的角度,春节之所以能延续几千年,肯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春节期间,亲人团聚、拜访亲友、放焰火鞭炮、看文艺演出、吃美食佳肴、打麻将扑克等等,总而言之,过年的味道真好。不过,这是世俗的过年,过年还有另一种过法。 余工在全国地图上很难找得到的一个地方——武宁县横路乡丰良村办了一个庐山艺术特训营,大年初一,他把其他老师安排回家过年,自己亲自授课。上午十时,他来到特训营万人大教室,给三千学子上一堂“设计智慧”的课。他拿出一件从英国工艺馆买来的珍品瓷盘,说为了便于欣赏,怎样把它挂起来,又要保护好这件珍品不被钻孔损坏,要求学生打开创思之门,进入自由创作的世界。同学们的思想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经过构思,便纷纷上讲台来阐述创意。有的说可以搞个木框架,有的说可以搞个不倒翁式的圆底,有的设计成壁挂式,有一个学生说通过什么办法把这个瓷盘搞成悬浮状……话音未落,下面哄堂大笑。余工给这个尴尬的同学打圆场:“这有什么好笑的?汽球可以悬空,地球也没有挂在哪里,人类一定有智慧把这个东西悬浮起来,都可以去充分想象。”同学们沉浸在头脑风暴里,好点子层出不穷,余工一一作了点评。而后要求学生以“儿童房”为主题进行创意设计,余工和学子一起在艺海泛舟…… 趁课间休息,我来到教室外的运动场,这里支起了几十口大锅,每口锅旁都有几个学生在忙碌烧饭。我随机采访了一个学生,问他为什么留下来烧饭?他说工人师傅在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这二天要回家过年,吃饭问题得自己动手,他这个班的同学推选了他来做厨师,同学挺幽默,用纸糊了一顶高帽子戴到他头上,还写了“神厨”二字,有了这顶桂冠,不把饭烧好行吗?这倒没什么,就是余工上课我听不成,心里痒痒的,那就“苦了我一人,幸福一个班”吧! 紧接着,一个我认识的学生家长打来电话,说是家里来了重要客人,要跟女儿说几句话,但女儿手机关机了。我说余工在上课,你女儿可能没心思跟你客人通话,家长说那就罢了。我心想,这个家长虽然一时有点怨言,听到女儿那么勤奋好学,过一阵子心里也会窃喜的。 你看这些学生,不是去追求与父母团圆,很多还是第一次远离父母在外过年;不是把光阴花在不痛不痒的寒喧和千篇一律的祝福里,而是既动脑又动手地忙于学习;不是去看娱乐节目,而是在做一件自己认为很重要的事情。别开生面的过年,对于年青人来说,这是一个不容易作出的重大选择。有些人天天说很忙,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到底忙了些什么。人的潜能其实差不多,选择是否正确,人生结局相差很大。同学们有了余工提供的精神食粮,对物质的东西就视作神马、浮云了,他们充分享受了思考之乐,创造之乐,动手之乐,觉得这个年过得特别有味道。不是“此中乐,不思蜀也!”而是“此中学,不思过年也!”试问:中国这么大,除了这里,还有没有大年初一在上课的地方?中央台记者有职业的敏感性,对三千学子别具一格的过年方式,在大年初一晚七点的新闻联播中进行了报道,让全国人民分享了这种特殊的年味。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31 16:10 上传 现在社会给人灌输的成功观念太单一,你们年轻人追求的无外乎是赚钱、成名,给自己贴上成功标签,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这是典型的唯结果论。
2014-1-31 16:10 上传
其实不是所有得到结果的都成功,也不是没结果的就失败,我一辈子的体验,是成功藏在过程里,将来回头看,
乐趣不在最后撞线那一下,结果是买东西的赠品,好了算赚的,不好也没什么!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31 16:10 上传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31 16:12 上传
2014-1-31 16:12 上传
余工带来连年有余的装饰盘,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迪。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31 16:13 上传
2014-1-31 16:13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