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align=center>
</P>
<P align=center><B ><FONT size=5><FONT color=#f73809>庐山艺术特训营召开“百所高校教师艺术研讨会”<o:p></o:p></FONT></FONT></B></P>
<P align=center><B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color=#f73809 size=5> </FONT></o:p></B></P>
<P >(记者梅曙平<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报道)在亚太年会暨第五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WA.</FONT>总统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杯手绘设计大赛暨建筑草图艺术高峰论坛期间,庐山艺术特训营为了进一步开展手绘艺术教育,为做强中国艺术设计打下坚实基础,特地邀请来自全国百所高校的艺术教师来北京参加艺术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中国当代手绘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会议由著名设计师、上海满登空间设计事务所设计总监满登主持,与会嘉宾有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秘书长田万良、北大人文研究员余静赣、著名手绘艺术家陈红卫、沙沛等。来自东方文化艺术学院、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鲁迅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理工学院、上海复旦大学、东华大学、南昌大学等上百所高校的院长、系主任、老师参加了研讨会。<o:p></o: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会上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秘书长田万良首先作了讲话。田秘书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庐山艺术学院几年来坚持手绘艺术教育,对中国建筑装饰等相关设计行业做出的贡献,高度赞扬了余工天下为工的办学精神。田秘书长说:余工带了个好头,做了很多事情。这次百所高校教师艺术研讨会从国家建筑设计战略高度谈高校艺术教育,谈教师在提高中国设计水准中的责任与义务,是一个重大的话题。<o:p></o: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接下来,主持满登作了研讨会开场发言。满登说:中国装饰改革开放<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0</FONT>年来走完了西方世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FONT>年的路程,中国是设计资源大国,但还不是强国,日本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个设计师拿到普利策奖,中国只有美籍华人贝律明获得过,我们的设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关键就在于艺术教育,今天我们就是要研讨这个问题。<o:p></o: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会上,就中国艺术教育的前景和存在的问题等诸多论题,与会教师纷纷发言,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o:p></o: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 > </B></FONT><B >鲁迅美术学院教授</B><B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B><B >任宪玉:</B>今天认识这么多老师,很欣慰。我借此机会提出几点想法:手绘是一种状态,手绘教育有一个连贯性。艺术特训多年来是一种坚持。余工、杨健、陈红卫老师持续地立足手绘艺术教育,是对人类的一种贡献。手绘是设计的灵魂,手绘课程很辛苦,但作为一个艺术设计老师,在手绘方面主要是带动。我觉得今天这么多教育系统手绘老师汇聚一堂,谈谈如何推动手绘艺术教育很有必要。庐山艺术特训营是手绘人的家,我们手绘人要有家园意识,今天在座的要相互支持。这次聚会是一个思想的联盟。我们要做好通讯录,要经常连络。大家团结起来为手绘事业而奋斗。<o:p></o: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B >上海思博美术学院院长</B><B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B><B >殷实:</B>在这里谈点感想,现在艺术学院非常多,很多学生进校时一笔也不会画,上手绘效果图课非常吃力,但是我发现凡是在庐山艺术特训营培训过的学生专业都非常好,手绘的功夫很深。平龙、刘晓东这些老师在我们上海都是一流的,都在特训营任教,看来汇聚师资力量很重要。经过名师指点的学生,进入高校以后,与别的学生就是不一样,学生入学前最好经过名师指导。现在特训营老师比如平龙、冯信群等都很好,我们也请他们来校指导过,庐山艺术特训营平台很好,以后我们也想参与进来,对社会负责,美术学院手绘的确要加强啊。<o:p></o: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B >广西师范大学校长</B><B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B><B >宁绍强:</B>今天我想分二个方面讲,一是介绍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广西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是广西办学比较久的学校,目前,学环境艺术的占三分之一,这个专业目前发展快,扩招之后,学校有压力,很多学生专业训练不足,基础差,这是挑战。针对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庐山艺术特训营给高校解决了很大问题,为学生在技法与技巧上做了重要工作。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功德!二是工具与创新的问题。现在设计很多的时候用计算机,但如果依赖计算机在创新上就有制约。手绘提高到一种艺术形式,作为艺术形式表现,作为训练学生思维方式和创新的方法来讲,是一个重要过程。我建议庐山艺术特训营在手绘教育同时,多注重启发训练学生创新的方法。庐山艺术特训营是学生释放心灵的地方,听说这期招生达到<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000</FONT>多,学生踊跃来,就是存在的价值。因为特训营有名师有大量手绘艺术家,有余工献身艺术教育的精神啊。<o:p></o:p></P>
<P ><B >威海职业技术学院</B><B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B><B >庄文波:</B>余工组织高校老师交流,商讨如何把手绘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是好事情啊。手绘是技法,更重要的是创意。中国教育体制一时是难以改变,但教无定法,教育方法问题是因该多思考,余工的贡献就是摸索出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我第一次看到余工照片,当时觉得,这个人的眼神有点像孙中山的眼神啊!<o:p></o:p></P>
<P ><B >上海高狄室内设计工程有限公司</B><B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B><B >林英二:</B>技巧不在电脑操作上,现在有的学生整天电脑,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更不用谈手绘。但是手绘功夫要具备,不是具备到艺术风格效果图的境界。老师要求徒手画能够表达自己设计理念,必须具备这个能力才能在台湾人才众多市场上站住脚。手绘能表达自己的设计,用白纸、比例尺、铅笔表达的基本功都没有,就不能称为合格的设计人。<o:p></o:p></P>
<P ><B >世界设计联盟网</B><B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B><B >岳建仁:</B>我当过艺术教师,后来称为一名设计师,但对艺术教育有些个人看法:手绘设计艺术是一个基本功,是一种手法,对于一个设计师基本功必须过关。从表现到创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国设计界缺少从精神到理论层面的思考。中国教育、理论体制出了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年,前十年是见到西方建筑眼睛一亮,前十年是临摹的十年,后来就融入了自己的东西,后十年开始一定的创作,现在三十年回头再看,差距依然存在。建筑教育学到的东西,改变设计方式,但是我们要深入到这个领域从事理论与思想研究的思考,要改变现有模式,我相信中国设计界就一定会出大师,但要有一个完整的教育体制来引导青年人怎么走。<o:p></o:p></P>
<P ><B >湖南师范大学</B><B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B><B >沈竹:</B>为什么中国设计师没有获得普利策奖?我认为是教育与设计环境造成的。只要这些好起来,获奖就成为可能。我从事设计教育,觉得这个行业里,高校要明确设计教育的目的在哪里?目前,从应试教育到就业教育都很量化,但是一个不能量化的指标是学生能力的培养。我们的很多规则是枷锁,许多学生进校时没有一点手绘基础。庐山艺术特训营办的好,好在有一个热情加疯狂的环境,有人类感情在艺术门类里德生命力。我们学校设立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2</FONT>门功课,可是学生到毕业了却不知怎么设计,他们可以把照片画的像真的一样,却不知怎么设计!归根结缔是缺少创造力的激发与培养。大多数学校都是重复劳动,技术层面一个学生是否优秀,就业率<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FONT>,却没有中过创意设计师,片面强调技巧,不是福音,应把手绘当做通向创意的钥匙。我们追求的因该是手绘背后的创意,创意设计。<o:p></o:p></P>
<P ><B >秦皇岛环境艺术学院</B><B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B><B >边哲:</B>北京有一个山庄到我们学校招人,条件优厚,我工作室有三个学生应试,这三个学生都到庐山艺术特训营特训过,后来三个学生都被留下啦,因为他们都优秀,设计手绘能力都强。其中一个在毕业设计时拿第一名,其他二个手绘能力很棒。为什么都录取啦,手绘可能属于技术层面,但它背后承载的东西很多,有力量,与灵魂有关。低点说是别人通过你的努力对你能力的信任。学环艺的很多,每届都占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0%</FONT>,凡是来庐山艺术特训营学习过的学生,自发组织了手绘协会,每周都要上晚课,参加手绘学习的同学考试就能取得好成绩,手绘有启发思维树立信心的作用的。问题是,现在我们高校手绘仅凭老师在课堂上教时间有限,达到一定的高度很难,我想问的是如何解决课时与手绘能力提高的问题?<o:p></o:p></P>
<P ><B >鲁迅美术学院</B><B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B><B >赵国斌:</B>我从事手绘教育多年,有一些感触。在圈子里,我发现效果图特别不够档次,如何把手绘提高一个更高的平台,是一个课题。手绘表现基本停留在基础层面,画的好坏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果我们艺术教育不改革,获国际大奖很难。我们招标做工程大多是为了挣钱,不是把建筑当艺术去做。我参观了这次总统家杯手绘大赛中获奖作品,很好,因为是方案设计,不是一张效果图。我发现现在搞设计的,不管是创作的,还是临摹的大多不够水准,还是注重表面现象,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如何将手绘和设计提高一个水准,是我们从事教育者面临的问题。<o:p></o:p></P>
<P >上海满登空间设计事务所设计总监<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满登:庐山艺术特训营几年坚持手绘教育,对手绘普及推动很大,现在无论港台还是内地,会手绘的学生找工作都优先,手绘与电脑是既对立又统一,现实中,我们做电脑效果图可能不是很地道,会对客户造成误导,手绘虽然表面看没有电脑强,但电脑与客户期望值有反差,手绘设计空间可能没有电脑炫,但是可以更贴近,更亲切,更容易与客户交流沟通。<o:p></o:p></P>
<P ><B >以上众多老师发言提出了不少富于建设性意见,这些建议都是多年从事手绘艺术教育的高校院长和老师从实践中获取的心得,因而都是那样中肯,那样有启发性。北大人文研究员余工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做了讲话。余工说:首先感谢大家应亚太之约前来北京参加我们的活动,大家对手绘教育的关心让人振奋,我只是作了一个边缘人推动了一下。大家来了,不远千里,难能可贵!</B><B ><o:p></o:p></B></P>
<P ><B >我觉得手绘是一种思维。很多人说手绘是一门技巧,我自己</B><B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0</FONT></B><B >多年一直把它当做思维。如果把思维分作有机思维和无机思维两种方式,那么手绘应该属于有机思维。因为它带着设计师的感情和体温,带着文化和创意,我做过很多设计,有几个设计草图,最后变成实体时,让客户感动得流泪,因为他们看见自己的设想在手绘中一点点实现,那个过程与结果,进入了他们的心。</B><B ><o:p></o:p></B></P>
<P ><B >手绘是桥梁,庐山艺术特训营授课还有全国各地巡回讲座,让我接触过很多学生。每年讲座听讲的学生达</B><B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FONT></B><B >万多人,我与学生不仅面对面,还在QQ上交往,我有2万多学生的QQ,有许多学生喜欢就手绘学习在QQ上向我提问,我一般回答两句话:一是所有大师都是手绘高手,二是手绘是桥梁。</B><B ><o:p></o:p></B></P>
<P ><B >中国大建设了30年,但是没有产生中国的建筑大师。我读大学时就看到过大师的讲座,他到实地去画,去写生,第二天就讲这些东西,大师很注重实践。</B><B ><o:p></o:p></B></P>
<P ><B >我认为设计不是人做出来的,而是大自然固有的。你捕捉到的就是设计人的灵感,而这些灵感蕴含在大自然中。</B><B ><o:p></o:p></B></P>
<P ><B >我们学校每年送大学生出国留学,就是为了分析世界各国的建筑,寻求灵感,寻找交流与沟通,我尤其希望与各地高校老师形成一种互动与配合。</B><B ><o:p></o:p></B></P>
<P ><B >我在这里做一种表述:做庐山艺术特训营、策划水彩节,出发点就是一定要做强中国艺术设计。如果我们不能为国民设计一个达到国际水准建筑,可能会影响几代人的生活质量,还是一句话,大家帮大家,一起帮助国家培养大批优秀设计人。我们打造绿十方基金会,帮助高校师生出国,就是为中国空间建筑设计事业培养更多人才,我们基金就是要起到挖掘人才的作用。</B><B ><o:p></o:p></B></P>
<P ><B >再次谢谢大家的到来,谢谢!</B><B ><o:p></o:p></B></P>
<P><BR>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