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写生旅程:蒲甘是缅甸的一座历史名城。 蒲甘位于缅甸中部,伊洛瓦底江中游左岸,曼德勒西南150多公里处. 这里曾是古代缅甸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蒲甘(十一世纪至十三世纪)的首都。这里最初是由19个村落汇集成的小镇,古称“阿利摩陀那补罗”。公元849年,频耶王在蒲甘筑城,建城门12座,并挖护城河相围。1044年。阿如律陀王在这里创建了缅甸历史上第一个包括缅、掸、孟等民族的统一的封建王朝,即蒲甘王朝。从此,蒲甘开始成为历代蒲甘王朝的京都。当时,阿奴律陀王笃信佛教,他在征服缅南部直通王国时曾获32部《三藏》经、300名高僧和技艺高超的工匠多人。于是他开始在蒲甘大造佛塔,蒲甘亦遂之成为缅甸文化、宗教的圣地之一。 漫步在约25平方公里面积的古城蒲甘,处处可见大、小不一的佛塔矗立在街头巷尾。真可谓:“出门见佛塔,步步遇菩萨”。据统计,自公元11世纪到13世纪,蒲甘先后建造的佛塔就达万余座,故蒲甘也被称为“万塔之城”。数百年来,虽历经战火兵灾和1975年的大地震,蒲甘仍存有佛塔千余座。在现存的100多座著名的佛塔中,有的洁白素雅、朴素大方,有的金光闪闪、雍荣华贵。塔内的佛像或坐、或立,或躺、或卧,千姿百态,形象各异;他们有的顶天立地、高约数丈,有的精巧纤纤、高不盈余;这些佛像表情逼真细腻,惟妙惟肖。这些佛塔内的浮雕壁画,更是技艺精湛,独具匠心。因此,蒲甘又被誉为“宗教艺术荟萃”、“东方佛教艺术的宝库”。
缅甸历史古城、佛教文化遗址、著名旅游胜地蒲甘(Bugam),位于缅甸中部,伊洛瓦底江中游东岸,东北距曼德勒150多公里。蒲甘是缅甸最早的统一王朝蒲甘王朝(1044~1287)的首都,是缅甸最重要和最大的佛教圣地,有“四百万宝塔之城”、“万塔之乡”的美誉。
阿奴律陀国王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加之在统兵征服直通王国时,获取30多部宝贵的《三藏经》,俘降300名博才的高僧和大批技艺精湛的各类工匠,便在蒲甘大兴土木,营建大量佛塔、佛寺。据说在前后200多年间建造1.3万多座佛塔,也有的说在蒲甘方圆数十公里范围内建了444万余座,使蒲甘享有“四百万宝塔之城”的称号。总之,佛塔的数量超过城市居民的人数,建筑精巧、风格各异的佛塔遍布城内城外,一片片,一簇簇,举目便是,密如蛛网。有的高耸于闹市区,有的座落在郊外的山麓岭坡上,有的排列在伊洛瓦底河岸,有的洁白素雅,有的金光闪闪。塔内的佛像或坐、或立、或卧、姿态万千;有的高约半米,有的顶天立地,大小高矮各不同;塔内壁画,精雕细刻,技艺高超,独具匠心,巧夺天工。蒲甘王朝的建塔规模之宏伟,堪称缅甸建塔历史上的顶峰,建塔艺术几乎集缅甸建筑艺术之大成,使蒲甘城成为当时缅甸文化、宗教的中心,迄今依然保持着缅甸宗教圣地的地位。
陈毅副总理访问蒲甘时,也曾赋诗曰:“蒲甘圣地欣同游,佛塔百万四野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