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2017 报名 讲座
楼主: 谢宗涛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09第二期]] 特训七班,苦,乐,酸,甜!

[复制链接]

2

主题

958

帖子

434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345
1071#
发表于 2009-8-4 10:4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见习巫女在2009-7-24 0:10: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Xiao墨Mo在2009-7-23 0:43:00的发言:

以上几张你的吗

呵呵
我就是谌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58

帖子

434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345
1072#
发表于 2009-8-4 10:54:00 | 只看该作者
额 把我珍藏版的相片也发上来
我就是谌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7

帖子

121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13
1073#
发表于 2009-8-4 17:0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259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007
1074#
 楼主| 发表于 2009-8-4 20:55:00 | 只看该作者

特训营的好朋友:方振鹏老师

随时"移动设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259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007
1075#
 楼主| 发表于 2009-8-4 20:56:00 | 只看该作者
讲述:
-----------------在日本的酸甜苦辣

在日本,使我永远不会忘记作为一个中国人,在国外生存是何等的艰难。
所谓“天堂”,一度成为西方世界的代名词。“出国潮”中的先锋们,固然有求学求识的有志之士,但也不乏追求所谓的“自由:和:“人权”以及大捞钱财之徒。那些准备出国或是想出国的或已经出国的人,几乎都作过相同的梦;外面是一个遍地黄金的世界。可现实却未必尽然。当你真的踏上那片不属于你的国土的那一刻开始。就立即面临着一个相当严酷的现实,那就是如何生存。在那个几乎没有任何后援的完全陌生的世界陌生的人中间,即便你有一身的本领,也不管你抱着何种目的,都要去为找一间住房一份糊口的工作而四处奔命,然而四处碰壁的滋味只能使你有苦难言。

日本人看不起中国,因为他们认为中国人穷,没有钱,而且好象是什么也不懂,只能靠出苦力挣得在他们看来微不足道的钱。当你说你是来日本留学的,他们经常会“是来挣钱的吧”这样地跟上一句。记得我进入一家公司工作不久,一天同公司的人一起去吃饭,闲谈中我问谁去过中国。“我去过,那是四年前”以为青年答到,我问他有何感受,他说:“中国的历史很伟大。”当时我没有明白这句话的含意,待我明白过后只能 说声:“你很会说话。”另外,日本人看不起中国人还可以从他们自己说的一句话中找到答案;日本人是猪,中国人是龙,但三头猪合起来就是一条龙,三条龙合起来就是一头猪。”我想这不是个经济发达不发达和有钱没钱的问题。

有一次我同哥哥去看展览,在展览会上买了一个振动式的按摩器,因体积较大携带不便,当提出是否可以送货上门时,对方很客气的说;“没问题,请填写这张表。”当对方看了姓名得知是中国人时立即改变了主意,并找理由说:“唉呀,真的对不起,你们的地方太远了,我们送货不方便,还是你们自己想办法带回去吧。”后来我哥哥又写上了我嫂子的名字(我嫂子是日本人)对方看后停了片刻说道:“这样吧,一个星期后给你们送去。”我哥哥说:“对不起,请在三天内送到。最后对方还是答应三天内送到。

我在到了日本几个月之后,一直为能找到一份比较合适的工作而四处奔忙,后来经人介绍一家小公司面试。这是一家只有夫妻二人的小公司,待谈及工作时间和待遇时,对方只答应我每小时800日元,我表示不能接受这个价格,因为按我的能力干这种工程技术性的活最少要给我一千五百日元。对方说;”你语言不好,又是中国人,我们不了解中国 的教育水平,如果你是美国或是德国人,可以考虑多给你一些。“我只好告辞。因为我愿意受人冷眼和随便被别人剥削。经过数十次面试,后来终于被一家工程技术设计公司录用。当我去公司上班时,主管便对我说:”前两个星期只能让你工作四个小时,而且是在别人下班以后。”我一算,三个星期一下子变成了两个星期。这对我来说真是太难了。因为我要干的工作是用计算机做图搞设计。可计算机我章这么大连摸都没有摸过。要在二个星期内掌握并能操作,这实在是比登天还难。但我还是答应了条件,因为我太需要这份工作了。除此之外,学会计算机也是我来日本的目的之一。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我已成为公司里用计算机作图最快的人,社长也不得不承认:“小方,你是中国的优秀人才。”

在日本的公司,早晨一见面都要道声“早安”,我在进公司上班的第一天,当我向遇到的每一个人道早安时,有一位岁数比我我要小得多的青年人,却把头偏向一边,对于我的问候不予理睬。尽管我曾受到不少冷遇,但这种侮辱平生还是第一次。真想上去给他一个耳光。后来在我回国前的告别会上,这位青年伸出大拇指说;“方先生,你是好样的。”我:"说既然人有享受平等的权力,人与人之间就应当是平等的。”

几年的日本生活结束了。但我始终没有忘记刚到日本时我哥哥对我说的一句话:“不管在哪里,要想人别人瞧得起你,就必须靠自己的去努力。”
没有野心的年轻人

美国一位社会学家曾经说过“世界上最没有野心的年轻人,是日本年轻人。”这种形容该是比较恰当的。当然,一点野心也没有这肯定言过其实。

在日本,年轻人对政治的敏感度和参与感远不如中国的年轻人。什么民主、自由对他们来说都已无关紧要。父辈们的艰辛,使他们感到安逸,想要的几乎唾手可得。也许是太富有了,以至少了紧迫感和责任感,而多了自在的飘逸感,对未来好像不那么负有使命感。在日本,政治家在百姓心目中并没有什么地位,因为从政治家们的嘴里出来的大都没有真话。在现今的日本年轻人看来,过好自己的日子,享受年轻人该享受的是最为实际的。他们很清楚,步入中老年后意味着什么,同时他们不愿意象父辈们那样历经千辛万苦去建立自己的家园。于是乎旅行、滑雪、冲浪、度假、购物等便是他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追求名牌同样是他们显示身分满足虚荣的作法。几个人在一起与其空谈国家大事不如去“卡拉OK”尽情唱上几曲,或是看一场美国惊险科幻片来得更为实际。现在他们最大的乐趣不外乎玩。似乎对所有的事情都“事不关已,高高挂起”。让你感到除了维持生活必要的工作以外就是玩。脑子里什么也不考虑,抑或是日本懂得“禅”,的人太多了。就连我这个中国人都 对日本的将来提起忧来了。

一次我问一个日本青年:“你为什么不去考大学?”(其实在日本这样问别人是有些失礼的)他回答很干脆:“我不行,头脑笨。”我说:“你可以去试一试嘛。”回答又是很干脆:“没这个必要。”又问:“以后打算干点什么?”回答仍是很干脆:“能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样的坦率和平静,从他的脸上几乎找不到一丝自卑的痕迹,同时也使我觉得日本人的葫芦里不知卖的是什么药。

还有一次,我遇到一位刚刚考上东京大学的小伙子,开始当然少不了祝贺之类的寒暄之语,可他却说:“考上东大的不只是我一个人。”在日本,东京大学就如同我国的清华、可他的过于稳重的回答使人不敢相信这样等于决定了自己前途的大事,竟没有丝毫的激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259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007
1076#
 楼主| 发表于 2009-8-4 20:56:00 | 只看该作者

接上

日本人的自觉性

在亚洲国家,最有自觉性的国民,要算是日本和国民了,而日本国民的自觉性,大都是自发的自觉,而并非强制性的自觉。走在日本大街上,根本看不到“不要随地吐痰,违者罚款”之类限制人们不良行为的标语口号,在车站更听不到乘务员那“先下后上,请不要拥挤”的喊叫声(日本的电车和公共汽车上没有乘务员和售票员);十字路口处几乎没有一个人去闯红灯;在公司里有无领导,社员们的工作始终表里如一;就是在野外就餐,临走前也要把垃圾收拾的干干净净,这种处处可见的自觉意识,并不是靠什么制度或法律强制规化的,而是社会,家庭的感化以及幼小时就培养出的良好的社会公德。

我认识一位明治大学的二年级学生。一次散步的途中我吃了块口香糖,而后将包装纸装口袋里以备后用。当我吃完后用纸包好走到一下水道处举手欲扔,就在这时她说了声“不行,这是下水道,不是垃圾箱。”我当时真不知说什么才好,这种潜意识的自觉意识,使我这个来自文明古国的中国人无地自容。

在日本的公司里,社员们的自觉性,可使你有种“爱社如家”的感觉,大家自觉遵守作习时间和规章制度,就如同遵守家规一样。规章制度的制订是给人们设定一个行动范畴和准则,大家都在同一范围内才有统一可言。尽管日本各类公司的这些规章和为人设定的行动空间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公司职员和自觉性。这种自觉性当中强制性自觉和自发性自觉,但其结果,大家都能去遵守自己认可的规定和制度。记得在80年代初,我国在开始大量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设备的同时,也引进了日本现代化管理经验。其中推广面积最大的要算是全面质量管理(亦称TQC)。这是一个非常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是日本人花了几十年的时间而总结出来的经验。引进这种高质量的经验无疑是件利国利民好事。但十几年过去了,这个被美国人称之为管理软件之最的TQC,在我国的发展结果是怎样的呢?如果用虎头蛇尾加以形容,虽有失客观,但至今没有开花结果的原因是该令人深思的。在五十年代,日本人从美国人那里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并结合自己国家的国情以及民族特点发扬光大,而创造出了TQC这种全新的最适合日本民族的管理观念。几十年过后,作为管理之父的美国人不得不派“唐僧”到日本上探宝取精,我国在推广TQC方面没有取得明显效果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因为在我国的企业中普遍存在着缺少自觉意识和责任心的现象,说白了也就是缺少主人翁的精神。任何条文的执行主要是靠人自觉。既然没有当家作主人的精神,便不可能有“爱厂如家”了。《易经》里说:“变则通,通则无所不达。”这是条世人必须遵守的生存自然法则。有自觉才有秩序,有秩序才有统一,有统一才能发展,正如毛主席所说的:“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日本人的认真精神

说到认真,日本人算是世界上最讲认真的了。这种体会只有在对日本人有了一定了解之后才能真正感受到,而后对日本人要世界上的成功便会有更深的理解。刚到日本看他们做事的认真态度,不常觉得有很多不必要之处。但时间长了,仔细斟酌这些“不必要”就越来越觉得他们的作法是有道理的和有必要的。

懂得机械制图的人,大都知道在我国对零件图的尺寸标准的要求是,尺寸链不得封闭。可在日本标准的要求中是可以封闭的。我是在一家工程技术公司工作,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图纸时,我还以为是他们搞错了。并提出这种标注方法是错误的,但日本人说日本的标准不会错,在日本就应按照日本的标准。我说这样的要求是很难达到的。日本人又说图纸上既然这么要求的加工就必须按其加工并达到要求。从此我便哑口无言了,其实这不是“到哪个山,就得唱那个山的山歌”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严格的标准和工艺给日本的产品带来的结果是,誉满全球。

日本人对于每个事情的完成度极高,在自己能力的范围内尽可能达到100%。
一次, 我为一家小公司画一份产品包装设计稿,要求是放大三倍。到交稿时,验收的人用放大镜仔细地检查,结果是某一图案的长度多了0.3毫米。然后这位验收的日本人很严肃地对我说:“这样是不行的,要重画。”当时我什么也没说,只好拿回去重画。但心却把“小鬼子”好好臭骂了一顿。画完我也用放大镜检查,第二次送稿的结果OK。后来我进了一家较大的公司,开始仍然遇到了类似这种“过分认真”的事。再后来,这样的事就没有了。这并不是日本人放松了对我的“管教”,而是我在工作上已让他们无可挑剔了。想当初,该骂的不是“小鬼子”而是我自己。
     
“认真”这词儿,小学一年级时就学过,可对其含意的真正理解,还是在日本的这几年里,当你适应和学会用认真来要求自己时,你会觉得你的过去曾是那么的粗糙。日本人的那种认真的近乎愚蠢的作法,恰恰是他们成功的秘诀之一。时常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每个中国人也像日本人这样认真的话,很可能三个日本也顶不上半个中国。
一天上班的路上,经过一家不大的店铺,见一年近六旬的老太太在擦地板,而后又跪下来对着阳光处看地板上是否还有未擦干净的地方。这在我们看来着实大可不必。可日本人就是这样一件一件的大可不必地作着,从江沪时代一直到今天。

(帽子:最后这几篇日本感受蛮吸引人。不过对于最后一篇我有点不同看法。

“日本人的认真精神”。我认为是残酷的生存环境造就了这种“认真”。二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日本货在全世界就是低价格、低品质的代名词。随着丰田、三菱、索尼等一批工厂的成功,带动了整个日本企业的觉醒。

听我小姐夫说过和他共过事的“法国电工”,那人做事很慢,做出来的活,两个字“漂亮”。认真的劲并不是日本人的专利。

而我们国家在社会巨大转型期间,工作上的“急功近利”是明显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在经过新中国成立后一阵“盲目”的“自大”后。紧接着就是“不管是黑猫、白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的祖国建设大潮。在这种从无到有的过程中,中国携10亿人口做到的只能是先解决“有”的问题,这就注定了中国一段时间内对质量的“轻视”。高品质带来的就是高成本。这点不管是从建筑工地还是建筑设计院就可看出。一年上亿元的设计任务,使得本该建筑设计师完成的工作不得不交给所谓的“室内设计师”来完成。甚至有的建筑设计师根本不做方案,上亿元的工程方案交给“效果图工作室”来完成。我只能说这是市场的高度需求,造就了这种现状。各行各业都一样,十三亿人口的整量干点什么不好啊,干嘛非要跟自已过不去追求那个什么“质量”呢。这就是中国的现状。说白了就是高速发展的社会造就了现在的中国。

中国人倒底有没有过认真呢。我相信在过去有过,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有。看看中国早两千年的青铜器、千余年前的瓷器、二十年前的木匠,你就会发现中国从来不缺少“认真”的人。看过《霸王别姬》,就连戏班子那种位于社会底层的人物对自已的要求都是近乎“苛刻”的。前些日子,在电台里听一位老人在说他青年时给人擦皮鞋的事,说是他正式“干活”前,用布把湘江边上的石头擦掉了一层皮。再说说我的堂哥,他是一木匠,那种师傅带徒弟带出来的。他也是我见过的木匠中,为数不多会不用钉子的之一,他做出来的家俱,我们家用二十年,到现在我感觉它还能用二十年,就是我们老家屋檐下的那块石头也被雨水搞得不成样了(什么是质量,这就是质量)。所以说我们中国不缺乏“认真”的人,而是缺少“认真”的“社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259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007
1077#
 楼主| 发表于 2009-8-5 09:49:00 | 只看该作者

一座陶渊明遥望过的高山
一汪喂养过黄庭坚的河流
早已注定是蓝墨水渲染的山水
这里是银杏与水杉的世袭家园
这里是白鹤与天鹅的快乐故乡
那青石垒起的老别墅
依然在叙述风云变幻的故事
那黄昏的渡口
有我们珍惜的村庄

晨钟暮鼓里,炊烟袅袅
转眼千里之外
渔舟唱晚中,落霞孤鹜
留有翅膀的痕迹
野花次第开放
美妙的人儿隔山丢过稔熟的歌谣
茶园接踵曝青
鲜活的姑娘像青瓷一样润泽
这就是魅力庐山,这就是山温水软的九江

一条条道路接引四面八方的学子
天亮就出发
背着简朴的行囊
怀着内心酝酿的憧憬和希望
顺着先贤采菊的足迹
沿着苏轼打量过的大山
向上再向上
在李四光敲打过的冰川石上
把目光放飞到逍遥的远方

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而此刻,几千张手绘的画图
是几千颗心灵描摹的泱泱气象
大师云集在青年的身旁
他们对年轻人说:别怕,相信手里的笔,
相信自己的主张!
60天打磨的激情
必将荡开年轮的涟漪
旋涡一样在你的生命里回环

你听见庐山的呼唤吗?
你听见大山的回音吗?
那么,请服从内心的命令
将月光化作野营帐篷外的露滴
让太阳吹响金色的铜号
年轻的学子啊
你可知道?这就是庐山特训营的欢歌
你便是那盘旋在山巅的音符
激情膨湃 悠远绵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58

帖子

434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345
1078#
发表于 2009-8-5 10:12:00 | 只看该作者

我就是谌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58

帖子

434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345
1079#
发表于 2009-8-5 10:15:00 | 只看该作者

大师作品

我就是谌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85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937
1080#
发表于 2009-8-5 10:4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画匠的笔在2009-7-23 22:27: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CHENMO在2009-7-23 16:28:00的发言: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馒头”

哈哈

好一个三生“馒头”啊

馒头生鸡蛋~

go o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792-8586998

总统家客服热线
周一至周日:08:00-22:00

总统家微信

©2014  九江总统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赣ICP备17005700号-1 )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总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