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2017 报名 讲座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支援灾区,众志成城!报名请进。

[复制链接]

1

主题

431

帖子

195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53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1-5 06:1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46

帖子

235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356
12#
发表于 2009-1-5 08:18:00 | 只看该作者
《羊城晚报》6月20日报道:以“呵护与成长”的名义

以“呵护与成长”的名义

—致“爱心集结号”响应者的行动倡议
6月6日,广东设计师在“爱心集结号”的感召下,“为了灾区,为了四川,为了亲爱的祖国”决心以最可行的途径和方式,扶助生者,开始明天的生活。12天以来,无数的响应者正以捐款、设计、著文、座谈及联络宣传等令人感动的方式,共同实践并托举着共同的承诺。
我们由衷地感谢社会各界对广东设计界筹款活动的实质性支援;我们极其珍视越来越多的关于设计赈灾的有价值建议;我们认真推进已开始的院校和团体救灾设计;我们更深切地关注起灾区前线,在当地教育局的协同下,已先期进入灾区小学之设计状态,工作在帐篷内的广东设计师 —爱心集结号”同行们。
灾区建设已经开始,但“重建”并非单纯的“再建”,它理应包含对“见物不见人”设计观的多元反省;理应包含跨越专业界限的周到计划;理应包含非“标准”的新的需求以及贴切而精准的多层次定位。
重建工作已经开始,然而重建并非单指“震不垮”的结构和比“震前更美”的房子。灾难后的人们渴望早日过上普通人的生活,而非永远被定位为“灾民”。同样,灾区的孩子希望尽早走进能慰藉身心的温暖园地,而非处处充满“防灾警示”的恐怖天地.......。为了灾区小学卓有成效的重建,继“爱心集结号”的感召,广东设计界又因“爱心集结号”而聚集并开始下一步骤。这次步骤的具体形式为:设计!这次设计的具体目标为“汶川的小学”;为了实施这一(设计)步骤,在多家设计院所、团体和多方设计专家的合力下,我们认真编制了对应此次活动的<<设计任务书>>,该“任务书”明确了此次设计的主题—“呵护与成长”。
这一“设计任务书”并非意味着必须“盖一座楼”或“做一个规划”—我们希望每一参与着以防灾救灾为背景,以您的思考和具体的“解决问题”之设计,以“片段、局部、模块、产品、器具”等方式,诠释和建议你认为的“呵护与成长”之道,而非经典、标准或完整的所谓建筑方案大全;
这一“设计任务书”列出了包括规划、建筑、结构、室内、景观、视觉等在内的诸多设计类别,然而这既不等于必须做这一揽子大全的“系统工程”更不等于必须是“学哪行干哪行”(如规划师做规划,建筑师做建筑等)—我们希望每一参与者,以自己的认识和方法,去对应你深有感触的某一方面,无论你是否“毕业与哪一专业”;
这一“设计任务书”没有提供具体的基地资料和具体的项目,因为本次活动的主题着重于广义的,以防灾救灾为背景的,对应小学生群体的“呵护与成长”。它既包含直接意义的抗震防灾功能设计,亦包含灾后心理援助层面和“正常小学生活”等的对应措施—我们希望每一参与者,尽可能在设计中关注可转换为“标准化、通用化、模数化、互换化”的因素,以便于生成有普遍意义的“呵护与成长”
这一“设计任务书”没有“常规”的项目和条件设定,正是为了提起参与者对“设计常规”的思考—我们希望每一参与者基于防灾避灾和致力于“呵护与成长”,能形成自身对小学生学习和生存环境的贴切,恰当设定,以形成设计的逻辑;
这一“设计任务书”同参与者的现成专业经验难以简单对接,而本次设计活动的开展时间(7月18日止)也极有限。这些都需要每一参与者扬弃既有的习惯,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
这次设计活动的成果,其一部分将直接应用于下一步的具体“小学设计实物”,以支持今后重建设计“普遍中有特殊”,“所指中有专指”;
这次设计活动的成果,其一部分将以“巡展”的形式,同参与灾区重建的相关各省设计院所见面,以唤起广大同胞对广义环境与需求的思考;
这次设计活动的成果,将集结成书,既形成设计界有主题的跨界专业成果,亦作为设计界团结一致赈灾救灾的纪念文献;
我们希望这次设计活动的过程及成果,将进一步扩大广东设计界爱心集结号筹款赈灾的果实,以便更快更有力地实现广东设计界为灾区“
建设小学”而奉献的爱心!
我们深知:爱不仅是瞬间的奉献,更是长时的坚持,更需毅力来成就。为此,我们继续呼吁广东设计界的同胞。为此次设计活动。
为了灾区,
为了四川,
为了我们亲爱的祖国,
并以“呵护和成长”的名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46

帖子

235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356
13#
发表于 2009-1-5 08:20:00 | 只看该作者

“爱心集结号”专家团介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46

帖子

235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356
14#
发表于 2009-1-5 08:22:00 | 只看该作者

《 羊城晚报》爱心集结号专家团介绍:




黑马广告有限公司总设计师黑马大叔



土人景观总设计师庞伟




广州集美组总设计师林学明




结构设计大师郑建东




《羊城晚报》副总经理陈心宇 汉森国际设计公司总设计师盛宇宏



时代集团总建筑师邵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46

帖子

235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356
15#
发表于 2009-1-5 08:24:00 | 只看该作者
爱心集结在一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46

帖子

235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356
16#
发表于 2009-1-5 08:25:00 | 只看该作者
设计人在灾区,希望能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46

帖子

235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356
17#
发表于 2009-1-5 08:26:00 | 只看该作者

今天11月26日,羊城晚报“爱心集结号”汇聚设计界精英前来震区……

一行有 羊城晚报副总编辑 陈心宇;广州黑马广告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黑马.张小平;广州土人景观顾问有限公司 总经理兼首席设计师 庞伟;汉森国际设计顾问伯盛设计执行董事总裁 盛宇宏;广州时代地产集团总建筑师 邵菱……等

羊城晚报“爱心集结号”聚 汉旺


从右到左余工/集美林总林学明/秦总/土人庞伟/迫庆一郎/羊晚副总编陈心宇/建筑师盛总/张丹丹/黑马大叔/日本设计师板井凉子。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46

帖子

235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356
18#
发表于 2009-1-5 08:28:00 | 只看该作者

汶川义务设计工作室介绍

成立时间: 2008年 12月12日

地 点: 汶川县规划建设环保局

志愿者团队介紹:



余静赣(中国第一赈灾义工)



齐大信(震区新家园义务设计团总经理)



何包亮(江西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规划设计师




袁金堂(汶川农庄别墅设计野战营营长)



张艳丽(湖北美术学院环艺专业毕业生)



罗超(武汉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毕业生)



王硕(武汉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毕业生)



朱林强(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毕业生)



王国浩(宜春学院环艺专业毕业生)



邱瑞(云南师范大学环艺专业毕业生)




李海飞(贵州师范大学环艺专业毕业生)




王涛(震区新家园义务设计团办公室主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帖子

66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66
19#
发表于 2009-1-5 19:01:00 | 只看该作者

羌族服饰美、人美、山水更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31

帖子

195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53
20#
 楼主| 发表于 2009-1-5 19:08:00 | 只看该作者

快过年了,灾后重建的施工方面暂时停下来。这段时间我们抓紧时间做方案

最近有一个羌风村的整个村子的规划,单体设计还有明年的施工都需要我们

帮忙做。我们野战营也建在世界著名的西羌第一村,更好的全过程的参与到该村的恢复重建工作。现急需大量的规划,建筑景观园林专业志愿者参与。

这里有山有水是个非常漂亮的地方,明年这边山上的水果遍野,都是天然的哦,不打农药的

培训毕业的时候我们还打算准备烤全羊,

少数民族的文化风格会给你新的设计灵感。

羌族没有文字流传下来的只有建筑符号。

而且更为神奇的是同是羌族语言每个村子都是不一样的不相同的。



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安民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要抓紧搞好农房的恢复重建,加快建设美好新家园。但在求快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注意汲取国内外灾后重建的历史教训,注重灾后重建特别是农房重建的科学设计、合理规划,要尊重当地文化,体现建筑风格特色。


一是单体民居的规划设计,要突出地域和民族风格,避免千篇一律的“方块楼”;二是村落的规划设计,要依山就势、因地制宜,体现山水和田园特色,配套建设公共设施,避免拥道而建的“夹皮沟”。


纵观从国内外灾后重建,对地方可持续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城镇空间布局、建筑风貌。丽江灾后重建的经验就说明:只要充分尊重当地建筑的历史风格和原有的城镇文脉格局,灾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而“两个避免”就是要尊重自然、尊重历史文化,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避免千篇一律的“方块楼”,就是要避免建筑风格一律化,尽量让重建的城镇建筑风格多样化,体现地方特色,做好特色文章。四川是旅游大省,而这次需要灾后重建的地方,大多具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特别是汶川、北川、青川,不仅自身山清水秀、风光秀美,并且在地理上与九寨沟联系紧密。如果灾后重建盲目追求一律化的农房设计,无疑会毁坏旅游业发展的资源。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如果灾后重建规划不够科学,使得羌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遭到破坏,那对当地民族文化和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来说都将是一场灾难。因此,趁这次灾后重建的机会,设计、建设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县城和乡镇场镇,建设出符合山水田园特色的农家院落,对于今后发展地方旅游业来说十分重要。在灾后重建的规划和设计中,将川北、川西民居的建筑风格充分体现出来,精心设计,避免“千房一面”,建设成具有显著特色和鲜明个性的城镇,必然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避免拥道而建的“夹皮沟”,就是要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重建规划要依据城镇和村庄原来的历史文脉,依山就势、分散安置、小型组团、就地重建。正如美国生态建筑学的创始人赖特教授所说:要让建筑和城镇从自然环境中“生长”出来那样与自然相融合,要强调城镇、村庄与河流、森林、山脉的和谐相处。同时还要注重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在道路、通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上,着眼于城乡一盘棋,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要着眼于长远规划,避免“今天埋,明天挖”的现象出现。



灾后重建任重道远。没有统一规划和设计不行,但过分强调按照统一标准和规格,忽视地方文化传统和自然、文化特色也不行。这就要求我们在灾后村镇和农房规划建设中要立足长远、讲究科学,在建筑设计时力求多样性,力避“千房一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792-8586998

总统家客服热线
周一至周日:08:00-22:00

总统家微信

©2014  九江总统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赣ICP备17005700号-1 )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总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