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娱乐化
快乐的追求是人的天性,连动物也是需要快乐的。近年来随着教育思想的不断解放,教育已经与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等结合,教育已经深入人的心理、生理层面的挖掘。教育和学习活动已经从人的脑力劳动发展到和体力劳动的全方位结合。纯粹的脑力劳动几乎是极少数人的行为。绝大多数人的发展与学习是需要体力与脑力的共同结果。于是“边玩边学”的教育理念也逐步的普及开来。
边玩边学,是在教育者精心的策划下,有目的、有意义的举行一些“似乎与专业学习没有直接联系”的一些活动,可以让参与者有从往常学习状态“挣脱”的感觉,而事实上是在另一个教育目标上的“预谋”。而同学们似乎得到解脱,从而较为容易地接受到另一个教育目的的引导。
边玩边学也可以说是边学边玩,让参与学习的人感到学的过程不是在很“痛苦”的进行,而是在享受着学的过程。而享受的过程中有很多内容值得期待。
边学边玩并不是说让教育参与者三心二意,作为一名教育者,是精心挑选“学”与“玩”的课程内容的,也是在精心策划的过程中进行;学生只要轻松的投入,愉快的参与,他们不必要要求自己在每一个“玩”的过程中有明确的任务和学习目的。而作为策划者的教育者要有预期目标。
“边学边玩”教育理念的实施在很多的教育先例中已经有过,对于一般受过教育的人也都可能经历过一些。比如一位老师为了让学生对他今天要讲授的课题产生兴趣,可能会在课堂热身中来个小游戏,这样很快就能取得一些很不错的效果。而另外一位老师则可能采取其他的上课技巧,发挥自己掌握丰富知识的优势旁征博引的讲述,这样也能吸引学生,当然这要求教师的能力比较高。广为人知的案例有“李阳疯狂英语”式的教育方法。李阳老师把几乎纯粹单调的脑力识记性教育学习活动拓展为一种“体力性”的教育学习活动。比如他的“一口气朗读法”、“国际肌肉训练法”、“朗读的经典手势”把人们对识记性脑力劳动的压抑与自控转变为一种发泄放松性和开放型的体力活动学习,从而把握学习者自然奔放的学习心理曲线,李阳也就成为“边学边玩”教育理念的典型推广者之一。
新东方教育机构主席俞敏洪先生在谈他的教师员工招聘时说,他要求的条件之一是教师的语言要幽默,否则就是要有其他的突出特点。语言要求幽默,这样把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些不良心理反应减少到更少。语言的幽默也就是教育娱乐化的有利条件之一。 教育娱乐化自近代教育发展以来就一直存在,在竞争压力过大,学习心理健康普遍不佳的当今时代,更是生逢其时。教育娱乐化要求在节奏明快、竞争残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要不断创新教育和学习的新方法,更要培育每个人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百折不挠的人生意志力。要懂得生活学习的劳逸结合,也更要享受团队的协同合作的快乐! 目下,教育娱乐化不仅是一种轻浮的口号式鼓动,更是一种时代性教育理念的引领。所以教育课程的设置,教学课程的内容,课程的实施程序也需要时代理念的引领!
庐山西海 08 11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