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2017 报名 讲座
楼主: efe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07第一期]] 07年首期六班,抹不去的疯狂记忆!

[复制链接]

8

主题

487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263
1871#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00:4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apple在2007-3-25 21:01:00的发言:

要走了,呵呵,突然觉得心里面空荡荡的.

我会想你们的,你们也要想我啊,呼呼!~~~~~~

借用刻碟的时间在特训营的最后顶贴机会.

回去之后我一定猛顶!~

留下的兄弟姐妹们,加油啊!~~~

!!!!!!!!!!!!!!!!!!!!!!!!!!!!!!!!!!!!!!!!!!!!!!!!!!!!!!!!!!!!!!!!!
艺术渲染美丽人生,设计演绎精彩历程!! 营中特训百日,百日受用百年! 永远的——疯狂手绘六班! 我的作品——请赐教http://ztbs.cn/dispbbs.asp?boardID=68&ID=31739&page=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487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263
1872#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00:4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夜風在2007-3-25 23:13:00的发言:
不过我很想去营里啊~~看看时间允许的话 我就去看看大家~想你们~~~

恩!!!!

艺术渲染美丽人生,设计演绎精彩历程!! 营中特训百日,百日受用百年! 永远的——疯狂手绘六班! 我的作品——请赐教http://ztbs.cn/dispbbs.asp?boardID=68&ID=31739&page=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487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263
1873#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00:4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柳万在2007-3-24 22:08:00的发言:
哈哈  我知道你们这几天肯定很忙!!我再没有时间也得来顶哈贴,以表示我对你们的支持和鼓励,六班的兄弟姐妹们,!加油!加油!!!我也是。
加油

艺术渲染美丽人生,设计演绎精彩历程!! 营中特训百日,百日受用百年! 永远的——疯狂手绘六班! 我的作品——请赐教http://ztbs.cn/dispbbs.asp?boardID=68&ID=31739&page=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487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263
1874#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00:44:00 | 只看该作者

                 实施新农村建设首先要保护古民居

                                      ——武宁县乡村规划调研

     古村落和古民居是人类活动痕迹的沉淀和积累,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建设符合当地农民现实居住环境及长远发展居住环境,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居,为此庐山百日艺术特训营500多名师生本着“先让八亿乡民住好!不让祖国失望”的宗旨,在余工、杨工的带领下对武宁县19个乡镇80余个自然村进行了三天详细的调研。

     我和六班一组有幸被分到了清江乡晏头村,清江乡属艾邑边陲,原名麒麟古镇。方圆百里,毓灵钟秀,南依巍巍九岭,北临滚滚修江,山环水抱,风景旖旎。

晏头村位于清江乡东部,地势较为平坦,村前修江滚滚而过,背靠晏头山。全村的房屋朝向均为东南方,因为太阳从东方升起就会照到村头,村名由此得来(原来是日字头和山字底,但现在没有这个字故为晏)。

晏头村共有居民105户,人口565名,其中包含少量河南逃荒居民和1970年修建柘林水库从巾口乡迁居与此,因此建筑形式也多样。这次我们调研的主题是乡村规划和古民居,在整体布局上看,外地居民的旧住宅较为集中,环境整洁,建筑风格一致,多为青砖瓦结构,单独院落式,猪圈等家禽家畜安置在房前屋后空地。而本地居民旧住宅较为零散,除村口新建民居较为集中,其他分布随意,以砖木结构,独立式院落。

目前尚存的几座古民居均为100年前建造的木结构,其中在附近的塘里村我们还发现了一座道光十九年的民居,据居住在里面的八十高龄的老人说那是他的老爷爷建造的,当时有两千多平米大,现在只剩下不足三百平米(从墙壁上看到“毛主席万寿无疆”的字迹也可见他的沧桑)。沿用的是典型的江南建筑风格,雕式上和徽州民居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保存的不够完善,大部分人已经新建住房而将古民居闲置,因为长时间无人打理导致古民居迅速衰老,生命岌岌可危。

古宅里有大量的木雕、石雕,雕刻手法细腻娴熟,形象生动,有人物、动物、植物等,但在破旧的活动中多被损坏,从依稀看到大致的形态仍不难猜测他的精致。

阁楼、天井、门窗抱鼓石都彰显着当年的气派,只可惜年事已高,惟有孤单的屹立在这个逐渐被红砖瓦、混凝土结构建筑取代的村落。

我们通过调研得知,不论男女老幼,对这些仅存的古建筑不再留恋,即便是依然住在里面的老人也表示,只因为出于无奈,才不得不留下,如果有机会就一定会建平房。部分有价值的木雕石雕也被村民们低价抛售了,仅剩的只有一些残缺的部分,大部分人认为老民居已没有什么价值,更由于保管不善,无法修葺恢复,古民宅摇摇欲坠,卫生条件采光等都不太理想。目前村民们对于民居建筑的概念模糊,他们的观念多是想住上城里一样的房子,但又由于卫生条件与经济条件的限制,而进行自己主观的一些改造,导致风格的多变。

通过以上调研及对一栋一百多年历史的杨家古宅进行的实地测量,可以看出古宅结构多为土、木、瓦面结构或砖、木、瓦,土墙多为夹板土墙或稻糠土砖坯墙。木多为衫木,瓦面为青瓦或黛瓦,瓦型为小片瓦。房屋造型高大挺拔,瓦面房檐错落有致,多为两进或三进院落,每进院落均开天井,以采光取水。房屋一般采取中轴对称式,多有储物阁楼。室内多以木、石雕装饰,风格古朴雅致,装饰极具徽州徽派建筑之明清遗韵。相对于现在的新建混凝土房屋有很多优点,空间富足,具有人情味土墙砖墙保温性能较佳,冬暖夏凉,房屋格局规划合理,便于家族群居。当然它也有防火、隔音等方面的不足。

因此对于现在新农村建设首先不是大拆大建,而是在保护古民居的基础上加以改造。毕竟祖先的文化遗产是要我们来负责和继承发扬的,另外我们在新民居的设计上要吸取本地的特色,象晏头村的三进厅堂、天井、木梁结构、雕花等元素,材料上也有很大的借鉴。以前居住的村庄里把黄土和糯米混合之后筑成的房子相当结实,厚度在50cm左右当年日本鬼子在进村时连子弹都打不穿,由于糯米的粘性非常的高,土墙不易磨损,且保存时间久远。

三天的下乡调研生活即将进入尾声,我们又将踏上返营的旅程,虽然反时间不是很多,但这几天的生活足以让我们了解农村生活的各种美好与凄凉!

是的,农村的山好,水好,人也好,这不是城市所能替代的,当我们漫步在清山绿水,穿梭在古老的民宅中,时不时的产生别样的风情,那时的心情是开阔的也是美好的。

                                                                    王峰

艺术渲染美丽人生,设计演绎精彩历程!! 营中特训百日,百日受用百年! 永远的——疯狂手绘六班! 我的作品——请赐教http://ztbs.cn/dispbbs.asp?boardID=68&ID=31739&page=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8

帖子

8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02
1875#
发表于 2007-3-26 11:07:00 | 只看该作者

兄弟们努力

还有我想说个事情

上次我去营里拍了大家的作品

大家都是自己人

我就实话只说了

没有几个人作品好点的

还有好多人没有拍

我的想法是排版一本书

留个纪念

还有如果到时大家有想要的说下,

看有几个人(最关键是你们好好画,画点好的作品啊)

--兄弟小傻

人是个什么东西?吃过三顿饭就干等着天黑吧。 Impossible is noth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8

帖子

8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02
1876#
发表于 2007-3-26 11:09:0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印刷成书,如果人少成本很高

有人说做成电子书那也可以

你们决定啊

但是要快点告诉我啊

(我水平有点差,嘿嘿)

人是个什么东西?吃过三顿饭就干等着天黑吧。 Impossible is noth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5

帖子

7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28
1877#
发表于 2007-3-26 13:5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efeng在2007-3-26 0:40:00的发言:

我今天特别失落,是这期最失落的一天了!也许是因为方案没做好,也许是因为毛萍他们都离开营地了,也许是。。。。。。

总之是有点压抑!!!

我想念离开的兄弟姐妹们!!!

非常想!!

永远支持王班,永远支持六班,王班加油,六班加油!

 剩下最后几天了,相信自己是最帮的!

 我们都在支持你们!!!

不要让时间冲淡特训的记忆! chen 明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351

帖子

675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52
1878#
发表于 2007-3-26 14:15:00 | 只看该作者





因为我们都活在路上,所以我们精彩 庐山的路,我们同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351

帖子

675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52
1879#
发表于 2007-3-26 14:17:0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毛平同志今天走了,

我们会想你的,

也要想我们哦

因为我们都活在路上,所以我们精彩 庐山的路,我们同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351

帖子

675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52
1880#
发表于 2007-3-26 14:19:00 | 只看该作者

因为我们都活在路上,所以我们精彩 庐山的路,我们同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792-8586998

总统家客服热线
周一至周日:08:00-22:00

总统家微信

©2014  九江总统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赣ICP备17005700号-1 )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总统家